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代理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站点地图

关于自贸区的个性化解读之平地春雷(一)

更新时间:2013-11-06 编辑: admin 浏览 :

       平地一声春雷,上海出了个自贸区。有人赞叹,以时间为径,从特区、新区再到如今的自贸试验区,名称在变,先行先试的内容在变,但不变的是,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破解发展难题的坚定信心;以空间为纬,从南及北,由西向东,地点在变,辐射带动的区域在变,但不变的是通过不断的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决心,诚哉斯言!恰如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所说,改革开放不进则退,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当好改革攻坚的排头兵和创新探索的先行者,是上海的光荣使命。以制度创新为旨归的自贸区设立适逢其时,从提出方案到充分研究、论证到最终决策,不过历时大半年,中央决策效率之高远远超乎大家的想象。

       这是蕴含在历史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是形势使然,形势永远比人强。今年七月,自贸区揭牌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上掷地有声:“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与之呼应,“李克强经济学”亦绽放异彩,它代指以李克强为总理的新一届政府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其核心内容包括: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这与曾风传一时的“克强指数”相映成趣,盖因其任辽宁省长时,更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当下省经济状况,与GDP相比,这三个指标几无掺水作假的空间和动机,也与地方政府GDP崇拜甚少瓜葛,故而取得的具体数据更接近真实,它们多少折射出新一代领导人崭新的执政理念,不仅求真务实锐意改革,而且在改革路径上勇于探索创新,乃至独辟蹊径。

       秉承这一思路,本届政府要将目前保留的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1/3以上,而2013年便已取消和下放了230多项行政审批,逐步放松管制,压住政府“闲不住的手”,让市场的回归市场,延伸到自贸区,最核心的就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这两项改革举措。虽起步伊始,行进轨迹已描画得十分清晰:试验区将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六大领域,实施23条开放措施,暂停和取消相关准入限制;以制度创新为统领,将细化形成16项基本的制度框架,按中央要求,今年下半年形成首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确实管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更长远的目标,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建设一个法制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具有国际水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相关文章